今日辟谣(2024年9月25日)
2024年9月25日 谣 言 上海G15沈海高速周围发生爆炸? 真相:9月24日,今日一则“凌晨上海G15沈海高速周围发生爆炸”的辟谣视频在社交平台热传。画面显示,年月信阳市某某装饰设计运营部远处高速路边的今日行道树旁,某处正冒着浓烟,辟谣视频里还不时传来几声爆炸的年月声音。经当地消防、今日公安证实,辟谣视频里的年月浓烟源自一辆燃烧的厢式货车。9月23日20时44分,今日松江区车墩镇沈海高速一处路段有车辆轮胎起火,辟谣蔓延到驾驶室。年月属地消防支队接警后,今日信阳市某某装饰设计运营部于21时03分熄灭火情,辟谣现场没有爆炸情况,年月无人员伤亡。视频拍摄者王某某在家中阳台上看到路边有火光和冒烟后遂拍摄视频。随后,其在未核实事实的情况下,为博人眼球,在所拍摄的视频中自行添加了爆炸音效,并发布网帖称松江车墩发生爆炸。目前,王某某已被当地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来源:“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 区 酸性食物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 真相:并非如此。人体的酸碱性非常稳定,pH值不会受饮食而改变。食物被摄入到人体内之后,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消化的过程会改变食物的理化性质。也就是说,食物被消化后,酸碱性已经被改变了,不会对人体的酸碱性造成影响。临床上所指的酸碱失衡,往往是病理原因,而非食物的原因,需要及时就医。(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提 示 国庆假期如何安全出行?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提示 详情:2024年国庆节假期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 一、做足行前准备。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及时间,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关注旅游、公安、交通、气象、外事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谨慎前往交通、气候条件及安全形势不佳的目的地旅行,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急救常识,准备必需的常用药品。 二、关注消防安全。游览景区、公共文化场馆、文物保护单位等场所时,严格遵守消防及各类安全管理规定。入住宾馆时,主动了解应急疏散路线,不躺卧在沙发上、床上吸烟。户外活动注意防火避灾,不带火种上山,不在草木繁盛、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烧烤或者使用明火。 三、增强安全意识。旅行过程中要关注安全警示、风险提示、游客须知等内容,加强自身安全的防护。驾乘机动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游时,全程系好安全带,不携带违禁物品。乘坐观光游船时,按规定穿着救生衣,不乘坐未配备必要救生设备的观光游船。自驾游前检查好车况,行驶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控制车速,注意礼让,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 四、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参加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项目前,仔细阅读项目相关提示,根据个人年龄、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参与活动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五、文明低碳出游。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遵从场所参观游览提示,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他人权益,理性处理纠纷。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做到环保节约,绿色出游。(来源:“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军打击部署再现中东,伊朗防长:备战!
- 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 这个火爆全网的减脂餐,简单、营养又美味!强烈推荐你试试
- 消息人士:“特普会”将聚焦停火 不谈领土划分
- 提名特朗普获诺贝尔奖?乌克兰议会没通过
- 俄方公布普京与特朗普会谈开始时间
- 广西南宁青秀区发现8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 俄称乌策划挑衅行动 企图破坏俄美元首会谈
- 中新健康丨一家三口吃蟹住院,尝鲜竟成高危行为?
- 于正爆《前任》导演潜规则!自家艺人换角,嘲讽资源咖“不干净”
- 武陵山上避暑经济热
- 俄罗斯托夫市中心遭无人机袭击 已致13人受伤
- 手握3400亿美元,巴菲特的现金“困境”,开始显现
- 埃及和卡塔尔提出新加沙停火方案
- 广西南宁青秀区发现8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 消息人士:“特普会”将聚焦停火 不谈领土划分
- 巴以冲突两周年 新一轮谈判能否带来和平曙光?
- 欧盟及欧洲多国联合声明:将推进筹备乌美俄三方会晤
- 北京已出现短时强降雨 最大降雨量53.9毫米
- 这份青海避暑游攻略,请查收
- 搜索
-